信息参考

信息参考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信息参考 -> 正文

我区出台加快建设宁夏高水平本科教育行动计划

作者:阅读次数:日期:2019年03月27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区教育大会以及全国新时代本科教育工作会精神,根据《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以及“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结合我区高校本科教育改革发展实际,制定“加快建设宁夏高水平本科教育行动计划”。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加强党对高校工作全面领导为保证,以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为主要内容,以综合改革创新、促进内涵发展为动力,以培育、建立质量文化为基础,以健全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为目标,以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为落脚点,聚焦本科教育短板弱项,全面振兴新时代本科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体目标

经过5年的努力,“四个回归”得到全面落实,本科专业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质量督导评估制度全面建立,大学质量文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形成,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基本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贯穿本科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坚持科学定位,特色发展。支持引导各本科高校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办学优势,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推动高校分类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

——坚持统筹兼顾,稳步推进。以“新时代高教40条”为主线,统筹“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双一流”建设、高校“转型发展”等重点任务,做到统筹兼顾,点面结合,稳步推进。

——坚持质量导向,服务社会。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社会适应度、条件保障度、质保有效度和结果满意度。

主要措施

(一)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行动计划

1.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的通知》(教社科〔2017〕1号)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中宣发〔2015〕26号)要求,着力推进自治区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标准化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教学科研部)建设,重点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基地建设和文化建设,使其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主渠道主阵地。重点打造3个区级重点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5个区级标准化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教学科研部)。

2.建设示范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培养学生系统的理论素养和科学的逻辑思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重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路攻坚、师资攻坚、教材攻坚、教法攻坚、机制攻坚下功夫,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和针对性,着力打造紧贴时代、形式活泼、丰富有趣的20门左右区级思想政治理论“金课”。

3.建设示范课程思政。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合理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认真挖掘专业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将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构建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格局,加快推进“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试点校和课程思政试点单位建设,重点打造40门左右区级课程思政精品课。

(二)实施一流专业建设行动计划

4.建设一流专业点。在遵循“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对标教育部一流专业建设和引导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发展要求,紧紧围绕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需求,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及时更新教学大纲,持续推动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与教材、教学方式、实验室及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质量保障与持续改进等影响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综合改革。大力开展“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三级专业认证。构建招生、培养、就业创业一体化的专业建设联动机制和动态调整管理机制。重点建设100个左右区级一流专业点,力争一批专业进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行列。

(三)实施一流课程建设行动计划

5.建设一流课程。以建设优质精品课程、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为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授课模式、丰富课程资源。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推广小班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式。严肃课堂教学纪律,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改进课堂教学评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施基于教学目标达成度的课程评估、课程准入和退出制度。健全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教授负责制和听评课制度,取消课程清考,合理增加课业难度、深度、挑战度,淘汰“水课”,打造“金课”。重点建设300门左右区级一流课程,力争一批课程进入国家一流课程建设行列。

(四)实施教学名师建设行动计划

6.选树教学名师。切实发挥教师发展中心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作用,大力提升教师教学思想与内容、教学艺术与方法、教学改革、教学效果、教材建设、教学梯队、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重点选树政治立场坚定、师德高尚、治学严谨,长期承担本科教学任务;教学规范,科研能力突出,能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国内外教改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因材施教,教法灵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积极开展教学法研究与应用,科学、合理、有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50名区级教学名师、100名区级青年教学骨干,培育一批国家级教学名师,建设一支一流教师队伍。

(五)实施一流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行动计划

7.建设一流基层教研室。进一步明确基层教学组织在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教学改革、教学团队建设、青年教师培养、教材选用、教学任务安排、集体备课、课程考核、学科竞赛、创新实践、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评价等方面的职责,并结合教育教学改革新要求,赋予基层教学组织新任务,重点建设70个左右区级一流基层教学组织,强化教研室在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六)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建设行动计划

8.实施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项目。以加强学生观察辨析、表达沟通、实践操作、团队合作等能力提升为突破口,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切实发挥学科竞赛和“互联网+”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引领推动作用,深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训练、队伍建设等关键领域改革,丰富创新创业课程内容,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共建共享优质创新创业资源,加强创新创业学院、创业导师队伍建设。重点培育100个左右区级创新创业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精准扶贫项目,力争在国家级“互联网+”大赛中取得金奖。

(七)实施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融合行动计划

9.实施“互联网+高等教育”建设项目。以宁夏“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组织开展高校智慧课堂、智慧实验室、智慧校园建设,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教育的高等教育教学新形态。大力推进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室应用建设。打造课程联盟平台,开展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课程互选和学分互认,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重点立项建设3个区级“互联网+高等教育”试点高校和单位,100门左右区级精品在线课程,50个左右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

(八)实施协同育人行动计划

10.实施协同育人建设项目。充分利用政府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不断探索协同育人长效机制,重点在培养目标协同、教师队伍协同上实现突破,在资源共享、管理协同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建设40个左右区级产教协同育人项目、40个左右区级科教协同育人项目、40个左右区级对外合作育人项目,力争通过产教协同育人、科教协同育人、对外合作育人等方式拓展协同育人新领域,为培养高质量本科人才注入新活力。

(九)实施卓越拔尖人才培养行动计划

11.举办卓越工程师培养班。落实《教育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工程院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3号),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发展新兴工科专业,深入实施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系统推进工程教学模式、多主体协同育人、工科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共建产业行业学院、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工程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立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切实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着力培养面向未来,适应时代,具有工匠精神的卓越工程师。

12.举办卓越医生培养班。落实《教育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4号),主动适应医学新发展,优化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医学专业结构,全面加强学生德医双修的素质培养,深入推进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动对接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等医学科技发展前沿,大力促进医学与理科、工科等多学科交叉融通,在医学专业体系动态调整、医教协同育人机制改革、优质课程建设、现代信息手段应用等领域实现重要突破,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多学科背景、专业基础扎实、业务水平精湛、道德品质高尚的卓越医生,持续为“健康中国”“健康宁夏”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13.举办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班。落实《教育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加强农科教结合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5号),紧密对接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根据不同类型农林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优化课程结构,开发优质课程资源,开设学科前沿课程。坚持产学研协作,深化农科教结合,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改造提升现有涉农专业。重点在现代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产学研协同育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国际合作与交流、专业认证等方面进行突破,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适应现代农业需求卓越农林人才。

14.举办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班。落实《教育部 中央政法委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6号),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以培养宪法法律的信仰者、公平正义的捍卫者、法治建设的实践者、法治进程的推动者、法治文明的传承者为目标,鼓励高校组建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教学团队,整合教学资源,重点在教学模式改革、“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协同育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专业认证等方面改革创新,大力培养具有现代法治思维、深厚人文情怀、学业精湛的卓越法治人才。

15.举办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班。落实《教育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7号),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以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的优秀新闻人才为导向,主动顺应全媒体时代发展趋势,建立完善“全媒体+国际+外语”课程体系,加强“国情教育+国际视野”的社会实践和国际交流。重点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多部门共建新闻学院、专业认证等方面不断探索,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卓越新闻传播后备人才。

16.举办卓越教师培养班。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师〔2018〕13号),紧密对接教育现代化对新时代教师队伍的要求,以建设一流师范院校、一流师范专业,培养一流未来教师为导向,采取多种措施,吸引有志于从教的优秀学生进入师范专业,不断提高师范类专业生源质量。创新适应新时代教师培养模式,突出教师教育特色,分类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高素质善保教的幼儿园教师、高素质“双师型”的职教教师、高素质创新型的高校教师。重点在师范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国际交流与合作、专业认证等方面不懈努力,培养一批具有深厚教育情怀、扎实专业基础、善于教学创新和具有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卓越未来教师。

17.举办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班。落实《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8号),围绕国家对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需求,遵循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建立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机制,探索开展“一制三化”(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依托国家科技计划,在重点重大研究领域项目,鼓励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为学生攀登学术高峰搭建夯实基础。重点通过使命驱动、大师引领、创新学习方式、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培养一批基础学科方向拔尖人才。

根据“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建设内容,重点遴选建设40个左右区级“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班。

(十)实施大学教学质量文化建设行动计划

18.深化教学管理改革。牢固树立本科教学基础性地位,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因材施教,科教结合,重点突破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跨校学习,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切实增强学生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加强教学规范性监控,完善学生学习过程考核、评估与反馈机制,鼓励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学生学业考核评价体系。严格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等,着力构建适应新时代高水平本科教育教学体系。

19.深化教师评价改革。将教师考核评价作为大学质量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师德考核力度,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引导教师将精力投向本科教学一线,全面实现教授、国家级和省级高层次人才承担本科教学任务,把给本科生授课作为教师职称评聘,国家、区级重大奖项申报的基本条件。完善教师教学激励政策体系,将教学规范、教学质量作为考评奖励重要指标,并与绩效考核、津贴分配等挂钩,着力构建适应新时代高水平本科教育的评价激励体系。

20.健全教学督导评估机制。落实《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及有关行业标准,根据学校自身办学实际和发展目标,建立本科教学自我评估制度,并将评估结果作为校务公开重要内容。健全教学督导评估机制,形成动态监测、定期评估和专项督导的新型评估体系,并针对突出质量问题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强化评估认证结果的应用,建立评估认证结果公示和约谈、整改复查机制。

21.健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把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作为教学评价的首要指标,充分发挥专家组织和社会机构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作用。系统性了解、掌握和分析专业社会需求,深化专业供给侧改革,优化专业布局,构建以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为基础,学术组织、行业部门和社会机构共同参与,全方位、全过程、一体化的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高水平本科教育提供坚强保障。

重点在教学管理、教师评价、教学督导、教学质量几方面,遴选建设5个质量文化建设示范校,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组织实施

22.加强组织领导。各高校要积极组织开展“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大讨论,统一思想认识,积极协调动员各方力量支持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压实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切实增强教职员工育人意识和育人本领。

23.健全工作机制。各高校要深化综合改革,强化顶层设计,重点加强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师、评价等影响本科教育发展关键性环节的制度设计,加快形成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体制机制。

24.强化主体责任。各高校是高水平本科教育行动计划建设主体,要把加快建设宁夏高水平本科教育行动计划作为推动本校高水平本科教育重点任务,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目标、重点内容和主要措施,通过制度设计,加强立项建设项目过程监控、质量监控,确保各项建设任务取得实效。

25.加强经费保障。教育厅会同有关部门围绕加快建设宁夏高水平本科教育行动计划内容,设立专项经费。各高校要结合本校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方案,加强政策配套,统筹资源,为高水平本科教育行动计划提供经费保障。

来源:宁夏教育电视台微信公众号

转载时间:2019年3月27日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西路489号

邮编:750021   电话:0951-2061613